AI導入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之需求分析與可行方案之應用、示範及推廣-「計畫成果發表會」

活動主題

AI導入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之需求分析與可行方案之應用、示範及推廣-「計畫成果發表會」

會議簡介

本次活動將分享計畫執行過程中的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透過成果報告、種子教師分享及綜合論壇等多元形式,呈現 AI 導入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具體應用與推廣成效。活動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與教師交流,期望促進跨域對話,為 AI 在人文社會領域的發展開啟更多可能。

  • 時  間:2025年12月6日(六) 9:00 ~ 18:00
  • 地  點: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2F 會議室13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2樓
  • 交  通:搭乘捷運 請於文湖線科技大樓站下車
         搭乘公車 請於復興南路口站下車
          可搭乘之公車計有和平幹線、復興幹線、18、52、72、207、211、
          235、237、278、284、295、295副、568、662、663、680..等
         ※ 詳細交通資訊可至 台北捷運公司大臺北公車 網站查詢
  • 線上連結:https://meet.google.com/qbq-tyaw-cdy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信計畫辦公室信箱 ccmtw.aihumanities@gmail.com 詢問

※ 因活動當日為周六,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停車位與當地居民共用,為避免停車位難以尋找影響行程,請各位與會者盡量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前往,如有停車需求請至附近停車場停車後走路前往,感謝您。

會議海報

會議議程

時間議程
     

09:30
簽到
09:30

09:40
開幕、處長致詞
09:40

10:00
第一期推動成果與未來規劃報告
10:00

11:30
種子教師分享 場次一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高宜敏
主 題:結合口語情緒表達與應用人工智慧情緒辨識的電子繪本閱讀輔助系統之設計與建置
與談人:陳學志
銘傳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 洪文玲
主 題:From Unstructured Paper to Structured Data: A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Process Applied to Legal Documents
與談人:侯靜雯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李玉珍 (線上發表)
主 題:描繪觀音形象:從圖像標註到研究創新
與談人:劉苑如
11:30

12:30
用餐時間
12:30

14:00
種子教師分享 場次二
國立東華大學 歷史學系 潘宗億
主 題:戰後臺灣留學生小說中的食物記憶與身分認同:以生成式AI工具的運用及其反思為核心
與談人:藍適齊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應用中文系 鐘敻洋
主 題:主體性的消解與重構:探討《絕命飛行》如何建構閱聽人在擬像世界中的「虛擬自我」
與談人:甘偵蓉
臺北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 張靜宜
主 題:生成式 AI 於醫護教育的初探
與談人:呂欣澤
14:00

14:10
休息
14:10

15:10
種子教師分享 場次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商業設計系 侯純純
主 題:抽象作品詮釋的共識與分歧:AI輔助內容分析方法之實踐與初探
與談人:陳光大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林文彥 (線上發表)
主 題:RAG技術於阿美族語上的創新應用
與談人:曾建維
15:10

15:20
休息
15:20

16:20
種子教師分享 場次四
國立嘉義大學 資訊管理系 張宏義
主 題:應用物聯網技術結合RAG開發長照機關陪伴機器人
與談人:林豪鏘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陳鏗任 (影片發表)
主 題:知識圖譜RAG應用於ewant MOOCs平台之學習關聯分析
與談人:曾建維
16:20

16:30
休息
16:30

17:30
綜合座談
主題:從理論到落地:AI導入人文社科研究的挑戰、解方與未來可持續發展路徑
主持人:陳志銘 團隊成員:藍適齊、甘偵蓉、呂欣澤、曾建維
與談人:潘宗億、張宏義、洪文玲、高宜敏
17:30賦歸、自由交流